一個難得的突破
中國政府自80及90年代開始發展城鄉的扶貧計劃,面對龐大的扶貧對象,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一直站在「給予」的位子,每年都要投入幾百億的資金來解決各地的貧困問題。今天也借助於許多大大小小非牟利的扶貧組織來協助面對這樣的需要,但仍然是杯水車薪。經過三十年的時間,雖然一些大城市是富起來了,但至今仍有幾千萬居住在農村的老人及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處於普遍貧困需要幫助的處境。筆者不禁要問,每一個人都有上天所賦予的潛能,為何不激發廣大民眾與政府一起配合來發展呢?過去七年多,筆者在中國雲南省各地,不斷的推介「社區發展、全人健康」的理念。這一個理念是去協助一些貧困的村莊,鼓勵村民發揮他們的潛能,願意一起動手來改善他們的村莊,藉外來的專業技術指導,提升教育質量、增加農作物的經濟效益、改善環境衛生、疾病預防與治療,及精神健康等等。村民除了外來的幫助,也能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貧困,進入健康與富足。這一個理念過去得到許多領導的認同,但終究因為種種因素,胎死腹中,難以實行。直到去年暑期,得到省級幾位領導的認同,並承諾與「傳仁基金會」一起將這一個理念實踐出來。今年二月,在兩位省級領導的陪同下,筆者參觀了一個選定的村莊作為示範點。這一個村,有104戶人家,其中89%為拉祜族。他們以種植烤烟、核桃、澳洲堅果(夏威夷豆)及咖啡為業。因缺乏技術指導,除烤烟外,其它作物經濟效益不高。2014年10月這裏曾經歷6.6級的地震,部份民房倒塌,政府已為其中32倒塌戶重建民房,並計劃在三、五年內將這裏發展為一「美麗村鄉」。
一天早上與當地各部門領導開會,會中筆者問了兩個問題:第一,「美麗村鄉」的定義是什麼;第二,如何去達到這個目標?在座十多位領導,其中幾位作答的,多半是圍繞在硬件的建設上。筆者在會中強調,一個村莊的美麗,不僅限於建築物或其它設施的建設,其中還包括:有好的教育質量;提升村民的素養;環境衛生;人體及精神的健康,死亡率降低;村民懂得自力更生等等。會後,各部門的領導都非常認同這一個觀點。這是一個難得的突破,但如何起步,使這一個理念能一步步的付諸實踐呢?首先我們要從人力支援開始。筆者建議,每年利用暑假,鼓勵大學生下鄉服事。這一個建議也得到省級領導的首肯,他們會連繫雲南各大專院校,與他們建立合作關係。盼望「大學生下鄉服事」這一行動,今年暑假就可以開始。筆者也盼望海外的專業人士參與,給予專業技術指導。一個理念的實現,若是持之以恆,加上耶和華施恩的手幫助,深信兩、三年必能看得到果效。百姓不單懂得自力更生,也願意將自己所學到的協助其它的村莊發展,從一個村莊開始擴展到其它的村莊,帶來倍增的果效。筆者深信如此的影響,將會帶來中國遍遠地區快速的脫貧及成長,使其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美麗村鄉」!